随时随地订机票、无陪购票、添加儿童婴儿
上海将建第三机场了吗 民航局发话了最近有两个与城市机场有关的话题引发关注。为什么现在人这么关注出行的话题,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,现在国内很多城市在建第二第三机场了。 一是,交通部明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今年6月底竣工, 9月底前投运。 二是,针对坊间流传的“上海将建第三机场以及有关选址博弈”的消息,中国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经向有关部门了解,民航局没有受理过上海第三机场选址的申请。 在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中,也没有上海第三机场。 这意味着,北京即将成为继上海后,中国第二个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;而上海的第三机场,至少在眼下,还并没有眉目。 顺着这个话题,一座城市到底应该配几座机场(国际机场)? 01 没有机场的苏州 上海之所以要计划建第三机场,主要是因为现有的虹桥机场、浦东机场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。 根据最初设计,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客运总量为1.2亿人次每年,但2018年这两大机场的客运吞吐量已超过1.1亿人次。建第三机场对上海而言,成了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。 不过,说到上海的机场饱和,就不得不提到它的邻居——一座机场也没有的苏州。 在航空领域,苏州是一个尴尬的存在。尽管经济体量在江苏是多年的老大,但苏州却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自己机场的城市之一。 坐拥18000+亿GDP的城市,却没有一个自己的机场,放眼全球可能也是特例。 当然,没有自己的机场,并不意味着苏州人航空出行就不方便。毕竟,这是在经济密度极高的长三角地区。没有自己的机场,却被其它城市的机场所包围。 比如,从苏州出发,无论是到无锡硕放机场还是到上海虹桥机场,车程在一小时左右都可以搞定,大巴、高铁也很方便。 上海机场目前的繁忙程度,与苏州的贡献有不小关系。有说法称,苏州地区2014年全年流向上海两大机场的客流量就超过3000万人次,差不多占到后者总客运量的三分之一。 所以,上海要不要建第三机场,也可以换一种问法:苏州何时建自己的机场?从发展趋势看,未来苏州自建机场的可能性,应该还是较大。 02 双机场城市会越来越多 一个城市到底配几个机场合适,这个不好直接量化。但是一个城市的航空吞吐量乃至机场的个数,确实是衡量城市实力的“硬核”指标之一。 如在国际上,洛杉矶、纽约都分别有三个机场;东京、巴黎、首尔也都是双机场运营。最多的伦敦,甚至拥有由6个机场组成的机场群。 中国内地城市中,目前真正的双机场城市,仍只有上海一个。北京虽然有首都国际机场和南苑机场两个,但后者的流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 比如2017年,两者的旅客吞吐量合计突破 1 亿人次。而前者达到了约 9578 万人次,后者仅有595 万人次。
待今年下半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行后,北京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机场城市。成都的第二机场——天府国际机场,也预计将在2020年通航。届时,中国将有三座双机场城市。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坐落于北京市南部,将为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省北部及周边的民众提供服务。该机场航站楼面积达103万平方米,由此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。 但是,双机场城市还将继续增加。目前除北京、成都外,在建第二机场的城市就还有青岛、厦门、大连等。 不过,青岛已经确定,新建的胶东机场启用后,现有的流亭机场将关停。 动议建设第二机场的城市,还有广州、三亚等。另外,重庆相关部门去年也曾表示,已启动建设第二国际机场的前期规划。 当然,未来中国第一个三机场城市,还是上海的可能性最大。 03 机场流量不再由顶级城市垄断 客、货吞吐量,是衡量一个机场实力的最主要指标。 据2018年的数据,中国目前客流量一亿人次以上的只有北京首都机场。 5000万以上的,还有上海浦东、广州白云、成都双流。同时上海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两座吞吐量全国前十强机场的城市。
来源:航空数据控 按照地域分布,吞吐量前十名中,有六个机场位于东部,其它四个都位于西部。中部地区表现最好的郑州新郑机场也只排到了第12名。 这种分布,不能完全用经济基础来衡量。也与当地民众出行对于航空的依赖程度有关,或者说与航空在当地交通工具中的强势指数有关。 比如,成都的航空流量能够多年稳居全国第四,除了人口腹地因素,也与区域内高铁交通不够发达有关。 而郑州、武汉这两大中部城市,恰恰都是全国高铁枢纽。发达的铁路交通特别是高铁网络,分流了一部分航空客流。 未来,随州城镇化继续推进,以及消费升级,中国顶级城市的航空客流,还将有一个可以预期的上升空间。 不过,越来越多的普通地级市开始启动通用机场建设,也意味着,航空客流完全由区域中心城市垄断的格局,将会有所削弱。
来源:中商产业研究院 根据《通用航空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,到2020年,全国要建设500个通用机场。 04 城市建机场,到底图什么 要不要建机场,建几个机场,成了目前相当一部分城市“发展中的烦恼”。 犹如近几年的高铁线路争夺战和地铁建设潮一样,未来将有原来越多的城市,将目光瞄准机场。 建机场的利好,是显而易见的。首先是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。动辄上百亿的机场建设投资,以及随之带来的土地和商业地产的溢出价值,非一般项目可比。 抛开这些明面上的收益,随着临空经济的地位日益突显,机场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权重也将继续提高。 近几年,提出打造“中国孟菲斯”的城市,就分别有郑州、西安、鄂州、衡阳等。这背后,航空港建设是基础。 以鄂州为例,今年1月,投资达320亿的鄂州机场项目获得发改委批复。据媒体报道,该国际机场项目: 预计将产生20万个就业岗位,每年200亿元税收,2000亿元的GDP,与之对应的是,鄂州2015年的GDP总量仅有730.01亿元。 所以,不仅是顶级城市要继续扩建或新建机场,更多的一般地级市也正在摩拳擦掌。 近几年的政策鼓励倾向,也越来越明显。比如,去年底,郑州、西安获批第五航权;中国目前已有郑州、青岛、成都、重庆、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长沙、贵阳、杭州、宁波、西安等12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。 国际机场的不断开通,说明出国的旅客每年在不断增长,机场的运力需要提前安排。 除此之外,修建机场,也是城市拓宽发展空间的一个不可多得的路径。比如,成都新修建的天府国际机场,就同时承担着助推城市向东发展的重任。 相关新闻
|
|
在线支付100%认证
全球机票联网售票
7*24小时专业客服人员为您服务
电子客票,身份证直接换登机牌